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9號)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面落實學院第四次黨代會和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的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現面向海內外誠聘優秀博士及其他高層次人才。
一、引進對象及條件
引進對象包括高層次人才和人才團隊,引進方式分全職和柔性引進兩種。
(一)高層次人才及引進方式
人才層次 |
條件 |
引進方式 |
第一層次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其他經認定達到同等層次標準的人才。 |
全職或柔性 |
第二層次 |
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的獲得者;其他經認定達到同等層次標準的人才。 |
全職或柔性;全職引進年齡不超過55周歲。 |
第三層次 |
國家或教育部人才青年項目入選者;國家級或教育部基金重點課題主持人;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其他經認定達到同等層次標準的人才。 |
全職或柔性;全職引進年齡不超過50周歲。 |
第四層次 |
省級人才項目入選者;享受省級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雙一流高校中具有教授職稱者;其他經認定達到同等層次標準的人才。 |
全職或柔性;全職引進年齡不超過45周歲。 |
第五層次 |
世界排名前2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學(不含境內)、教育部認定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全日制博士、出站的博士后;其他經認定達到同等層次標準的人才。 |
全職;年齡不超過45周歲。 |
第六層次 |
學院急需專業的優秀博士。 |
全職;年齡不超過45周歲 |
備注 |
全職引進指與學院簽訂聘任合同或工作協議,通過上級主管部門辦理正式入編手續。柔性引進指與學院簽訂工作協議,不辦理入編手續,在學院工作時間可根據協議確定。 |
(二)人才團隊及引進方式
團隊研究方向符合學院學科建設發展需求,團隊帶頭人及核心成員從事相關領域研究3年以上,已取得的成果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具有顯著創新性,原則上至少包括第三層次及以上人才1名。人才團隊采用全職引進的方式。
二、引進人才待遇
(一)第一至第四層次
人才層次 |
全職引進待遇 |
柔性引進待遇 |
安家費 |
科研經費 |
工作生活補貼 |
科研經費 |
工作生活補貼 |
第一層次 |
200萬 |
理工科1000萬;人文社科300萬 |
每年100萬 |
200-600萬 |
每年20-100萬 |
第二層次 |
100萬 |
理工科500萬; 人文社科100萬 |
每年80萬 |
100-300萬 |
每年16-80萬 |
第三層次 |
70萬 |
理工科200萬; 人文社科50萬 |
每年50萬 |
50-120萬 |
每年10-50萬 |
第四層次 |
50萬 |
理工科100萬; 人文社科30萬 |
每年30萬 |
30-60萬 |
每年6-30萬 |
備注 |
1.全職引進在學院工作年限不少于5年;柔性引進聘期一般為3年,每年在校工作時間不少于2個月。 2.柔性引進的工作生活補貼根據崗位職責和實際在校工作時間確定。 |
(二)第五層次
人才類型 |
條件 |
安家費 |
科研經費 |
崗位績效 |
緊缺 專業 |
非緊缺 專業 |
緊缺 專業 |
非緊缺 專業 |
理工科 |
人文 社科 |
A類 |
近五年內發表SCI二區論文1篇或三區論文2篇;CSSCI論文1篇;發明專利1項;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200萬元。 |
近五年內發表SCI一區論文1篇或二區論文2篇;SSCI論文1篇;發明專利2項;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500萬元。 |
50萬 |
40萬 |
20萬 |
15萬 |
經專家評審,前三年校內按教授或副教授對待。 |
B類 |
近五年內發表SCI三區論文1篇或四區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科技成果轉化經濟效益100萬元。 |
近五年內發表SCI二區論文1篇或三區論文2篇;CSSCI論文2篇;發明專利1項;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200萬元。 |
40萬 |
30萬 |
20萬 |
15萬 |
C類 |
其他 |
其他 |
30萬 |
25萬 |
20萬 |
15萬 |
前三年校內按副教授對待 |
備注 |
1.發表的論文必須是第一作者。2.在學院工作年限不少于8年。3.不同類型的條件可折合計算,具體由人事處根據有關規定按程序認定。 |
(三)第六層次
人才類型 |
條件 |
安家費 |
科研經費 |
崗位績效 |
緊缺 專業 |
非緊缺 專業 |
緊缺 專業 |
非緊缺 專業 |
理工科 |
人文 社科 |
A類 |
近五年內發表SCI二區論文1篇或三區論文2篇;CSSCI論文1篇;發明專利1項;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200萬元。 |
近五年內發表SCI一區論文1篇或二區論文2篇;SSCI論文1篇;發明專利2項;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500萬元。 |
40萬 |
30萬 |
20萬 |
15萬 |
前三年校內按副教授對待 |
B類 |
近五年內發表SCI三區論文1篇或四區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科技成果轉化經濟效益100萬元。 |
近五年內發表SCI二區論文1篇或三區論文2篇;CSSCI論文2篇;發明專利1項;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200萬元。 |
30萬 |
25萬 |
20萬 |
15萬 |
C類 |
其他 |
其他 |
20萬 |
20萬 |
20萬 |
15萬 |
備注 |
1.發表的論文必須是第一作者。2.在學院工作年限不少于8年。3.不同類型的條件可折合計算,具體由人事處根據有關規定按程序認定。 |
三、其他待遇
1.學院為第一至第四層次人才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包括實驗室、辦公室以及科研助手等。
2.第五、第六層次人才來校后按照學院有關規定享受每年2萬元博士津貼;前三年享受教授或副教授待遇,從第四年開始根據所聘崗位享受相應待遇;根據省財政廳、省人社廳關于《鼓勵優秀博士畢業生來晉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在用人單位引進待遇的基礎上,由省財政給予來晉工作的優秀博士生一次性生活補助10萬元,科研經費不低于5萬元(來校工作后申請)。
3.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配偶符合上級政策規定調動條件的,經考察合格,可辦理隨調手續;配偶不符合調動條件,但具有本科學歷的,學院按照人事代理的方式安排工作,工資待遇參照正式在編人員確定。
4.高層次人才子女安排在學院附屬中學就讀。
5.人才團隊及特別優秀、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實行特事特辦、一事一議的政策,待遇由雙方協商確定。
6.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期間學院提供周轉房,根據人才層次配備相應的生活設施。
7.對學院學科建設急需的在讀博士,愿意畢業后到學院參加工作的,簽訂就業意向書之后,學院提供每月2000元生活補貼資助其就讀,畢業后按學院當年人才引進政策正式引進。
8.對于學院急需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經考察合格后以人事代理的方式錄用;三年內考取博士的,待遇參照學院在編教職工進修學歷學位有關規定執行,畢業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后正式引進,辦理入編手續。
四、引進計劃
我院2020年擬引進博士90名,專業不限。
各院系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院系 |
聯系人(姓名+辦公電話+郵箱) |
中文系 |
姚老師18003505162 gtw1000@163.com |
馬克思主義學院(籌) |
王老師18003505075 whr6315@163.com |
外語系 |
楊老師 18003505032 523522854@qq.com |
音樂系 |
孫老師18003505252 sy1638@163.com |
物理系 |
張老師18003505099 282101776@qq.com |
舞蹈系 |
顧老師18003505109 941952620@qq.com |
體育系 |
孟老師18003505112 1259300128@qq.com |
數學系 |
王老師18003505088 2375391762@qq.com |
生物系 |
連老師18003505106 405354771@qq.com |
美術系 |
陳老師18003505089 290113692@qq.com |
旅游管理系 |
馮老師18003505206 fengwenyong6000@163.com |
歷史系 |
楊老師18003505205 xzstysp@126.com |
經濟管理系 |
韓老師18003505110 824296789@qq.com |
教育系 |
任老師 18903509951 rlcxmu@163.com |
計算機系 |
趙老師 18003505468 qszhao1226@126.com |
會計系 |
侯老師18003505545 411867621@qq.com |
化學系 |
范老師18003505219 fjf3034832@126.com |
法律系 |
仝老師18135051189 tqxlaw@163.com |
電子系 |
邵老師18003505102 xinzhoushaogc@sina.com |
地理系 |
吳老師18003505085 wg1959@163.com |
公外部 |
李老師18003505886 1796283292@qq.com |
基礎部 |
秦老師18003505053 2961183651@qq.com |
五、報名及面試
應聘人員將個人簡歷電子版發送至各單位聯系人或者忻州師范學院人事處郵箱xzsyrsc@163.com。
應聘人員的報名、面試和考察不受時間限制,全年有效。應聘人員在來校面試條件不具備時,可組織網上面試,正式錄用后,隨時辦理入職手續。
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共謀發展,成就未來!
六、聯系方式
聯 系 人:王老師 石老師
聯系電話:0350—3339058
電子郵箱:xzsyrsc@163.com
學院主頁網址:http://www.cnhpe.com/